【宫之奇谏假道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宫之奇谏假道》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,讲述了晋国向虞国借道进攻虢国的故事。宫之奇作为虞国的大臣,劝谏虞公不要答应晋国的请求,认为此举会带来灭国的危险。然而虞公未听劝告,最终导致虞国被晋国所灭。这篇文章通过历史事件展现了“唇亡齿寒”的道理,也体现了谋略与忠言的重要性。
文章语言简练,情节紧凑,是古代政治谋略和外交策略的典型代表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宫之奇谏假道 | 宫之奇劝谏虞公借路给晋国 |
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 | 晋国国君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。 |
宫之奇曰:“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,虞必从之。” | 宫之奇说:“虢国是虞国的屏障,虢国灭亡了,虞国必然也会跟着遭殃。” |
晋人将袭虞,而虞公不听其言。 | 晋国人打算袭击虞国,但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话。 |
于是晋灭虢,还,遂灭虞。 | 于是晋国灭掉了虢国,返回后又灭了虞国。 |
夫人之相与,非一日之功;然其所以为善者,亦非一日之积也。 |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天形成的,但他们的善行也不是一天积累的。 |
今虞公贪利,而不顾其邻之患,是以亡也。 | 现在虞公只顾眼前利益,不顾邻国的祸患,因此导致了灭亡。 |
三、核心思想
《宫之奇谏假道》通过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,揭示了以下几点:
1. 国家之间应互为依托:如“虢,虞之表也”,说明小国与大国之间存在依存关系。
2. 忠言逆耳利于行:宫之奇的劝谏虽未被采纳,但他的智慧和远见值得后人学习。
3. 短视行为终将自食其果:虞公因贪图一时之利,忽视了潜在的威胁,最终导致亡国。
4. 历史教训深刻:故事警示后人要有长远眼光,不能因小失大。
四、结语
《宫之奇谏假道》不仅是一篇历史记载,更是一部深刻的处世哲学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外部诱惑或内部决策时,要审时度势,听取良言,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酿成大祸。这种智慧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