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知识问答 >

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原文及翻译

2025-10-08 00:29:42

问题描述:

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原文及翻译,求路过的神仙指点,急急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8 00:29:42

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
“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台水接天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。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,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,如蝉声渐息、大雁南飞,来暗示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,表达了诗人孤独、惆怅的心境。

虽然“百尺楼台水接天”并非出自《夜雨寄北》原诗,但这一句常被误传或引用,用来形容高耸入云的楼阁与广阔的水面相接的景象,具有浓厚的意境美。在文学赏析中,这种描写往往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辽阔与孤独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初闻征雁已无蝉 刚听到南飞的大雁,已经听不到蝉鸣了。
百尺楼台水接天 高高的楼台直插云霄,与水面相连,仿佛天地相接。

> 注:以上两句并非出自同一首诗,其中“初闻征雁已无蝉”出自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,而“百尺楼台水接天”则可能是后人对诗意的延伸或误传。

三、文学意境分析

- 季节变化:诗中“征雁”与“无蝉”代表了夏去秋来的自然变化,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。

- 情感表达:诗人借景抒情,通过描写秋夜的寂静与孤寂,传达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。

- 意象运用:“楼台水接天”营造出一种空旷、悠远的氛围,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哲理性。

四、结语

“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台水接天”虽非出自同一首诗,但它们共同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与情感寄托。无论是李商隐笔下的秋夜思念,还是后人对高远意境的描绘,都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“情景交融”的艺术特色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句的出处、作者背景或相关作品,可继续深入研究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