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副其实的意思】“名副其实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与其实际内容、品质或能力相符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名”与“实”的一致性,即外在的称呼与内在的本质相匹配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名副其实”多用于褒义,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认可和肯定。例如:“这位医生医术高超,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专家。”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名副其实 |
拼音 | míng fù qí shí |
注音 | ㄇㄧㄥˊ ㄈㄨˋ ㄑㄧˊ ㄕˊ |
释义 | 名称与实际相符,不虚有其名 |
用法 | 常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 |
近义词 | 实至名归、货真价实、名不虚传 |
反义词 | 名不副实、徒有虚名、名过其实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贤者之为人,其名必副其行,其行必称其名。”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表现 | 他工作认真负责,是名副其实的好员工。 |
学术成就 | 她在科研领域成果显著,堪称名副其实的学者。 |
产品评价 | 这款手机性价比高,是名副其实的优质产品。 |
人物评价 | 他不仅外表英俊,才华横溢,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偶像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避免滥用:虽然“名副其实”表达的是正面评价,但若使用不当,可能会显得夸张或不够客观。
2. 语境适配: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是否使用该成语,避免生搬硬套。
3. 搭配得当:通常与“是”、“为”等动词连用,如“他是名副其实的冠军”。
四、总结
“名副其实”是一个表达真实性和一致性的成语,强调“名”与“实”的统一。它适用于各种场合,尤其是对人或事物进行正面评价时。正确使用这一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,同时也能让表达更加精准、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