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知识问答 >

学而篇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

2025-09-21 17:37:02

问题描述:

学而篇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,卡了三天了,求给个解决办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1 17:37:02

学而篇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】《论语》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,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,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。其中,“学而篇”是《论语》的第一篇,内容涉及学习、修养、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,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观。

为了便于理解与学习,以下将对“学而篇”的原文进行整理,并附上相应的白话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其内涵。

一、总结

“学而篇”是《论语》的开篇之作,共20章,内容围绕“学”与“行”展开,强调学习的重要性、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礼仪与诚信。本篇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论,也为个人修身立德提供了指导。

二、学而篇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
序号 原文 白话翻译
1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孔子说:“学习并时常温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朋友从远方来,不是很快乐吗?别人不了解我,我不生气,不也是君子吗?”
2 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 有子说:“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、尊敬兄长,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,很少见;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,从来没有过。君子要注重根本,根本确立了,道自然就产生了。孝顺和敬爱兄长,大概就是仁的根本吧!”
3 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!” 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、面貌伪善的人,很少有仁德的。”
4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 曾子说:“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: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?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?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?”
5 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 孔子说:“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,要严肃对待政事,讲求信用,节约费用,爱护百姓,使用民力要按季节。”
6 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 孔子说:“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,在外要尊敬兄长,做事谨慎而守信,博爱众人,亲近仁德之人。如果还有余力,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。”
7 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 子夏说:“尊重贤德之人,不重外表;侍奉父母,能尽心尽力;侍奉君主,能献出生命;与朋友交往,说话讲信用。即使他说没学过,我也认为他学过了。”
8 子曰:“君子不重,则不威;学则不固。主忠信。无友不如己者。过则勿惮改。” 孔子说:“君子如果不庄重,就没有威严;学习就不会牢固。要以忠诚和信用为主。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。有了过错,不要害怕改正。”
9 曾子曰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 曾子说:“慎重地对待死亡,追念祖先,民众的道德就会变得淳厚。”
10 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?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 子禽问子贡:“老师每到一个国家,必定会了解那里的政事,是他主动去问的吗?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?”子贡说:“老师是以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节俭、谦让的态度得到的。老师的求知方式,大概和别人不同吧?”
11 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 孔子说:“父亲在世时,看他是否有志向;父亲去世后,看他是否能坚持父亲的正道。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行事方式,可以说是孝了。”
12 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 有子说:“礼的作用,以和谐为贵。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,就在于此;无论大事小事都遵循它。但有时不能实行,只是一味追求和谐而不以礼来节制,也是不行的。”
13 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;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;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 孔子说:“诚信接近于义,说的话可以兑现;恭敬接近于礼,可以远离耻辱;依靠亲近的人,也可以成为宗族的依靠。”
14 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 孔子说:“君子吃饭不求饱足,居住不求安逸,做事敏捷,说话谨慎,向有道德的人请教以端正自己,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。”
15 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;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 子贡问:“贫穷却不谄媚,富裕却不骄傲,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可以了;但不如贫穷却快乐,富裕却懂得礼数。”
16 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 孔子说:“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,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。”
17 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 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立志学习,三十岁能自立,四十岁不再困惑,五十岁懂得天命,六十岁能听进各种意见,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。”
18 子曰:“吾与点也!” 孔子说:“我赞同曾点的说法!”(指曾点关于理想生活的描述)
19 子曰:“德不孤,必有邻。” 孔子说:“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,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陪伴。”
20 子曰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” 孔子说:“以前我对人,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;现在我对人,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。”

三、结语

“学而篇”不仅是《论语》的开端,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。它强调学习、修养、诚信、礼仪等核心价值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通过阅读与思考,我们不仅能理解古人的智慧,也能将其运用到现代生活中,提升自身素质与道德修养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