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解释】“三军过后尽开颜”出自毛泽东的《七律·长征》中的一句诗: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寒铁索寒。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”这句诗描绘了红军在经历艰难险阻后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。
一、诗句解析
- 三军: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部队(红一方面军、红二方面军、红四方面军)。
- 过后:表示经过了艰苦的长征过程。
- 尽开颜:全部露出笑容,形容胜利后的喜悦和欢欣。
整句诗的意思是:当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历经千辛万苦完成长征之后,所有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二、历史背景
1934年,由于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失败,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。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,红军跨越了十几个省份,翻越了雪山、穿过了草地,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。最终,在1936年,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,标志着长征的结束。
这一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,也象征着红军的顽强意志和革命精神。因此,“三军过后尽开颜”不仅是对胜利的庆祝,也是对红军精神的高度赞扬。
三、总结与表格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毛泽东《七律·长征》 |
| 诗句 | “三军过后尽开颜” |
| 释义 | 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经过长征后,终于胜利会师,大家喜笑颜开 |
| 三军含义 | 红一方面军、红二方面军、红四方面军 |
| 历史背景 | 长征是1934年至1936年间红军的战略转移,最终在甘肃会宁会师 |
| 表达情感 | 胜利后的喜悦、欢欣、自豪 |
| 文化意义 | 象征红军的坚韧不拔和革命精神 |
四、结语
“三军过后尽开颜”不仅仅是一句诗,它承载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胜利的喜悦。通过这句诗,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,也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。这种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