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呼兰河传介绍】《呼兰河传》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,首次出版于1937年。这部作品以作者童年生活为背景,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东北小城呼兰河的风土人情、社会风貌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。全书语言朴实细腻,情感真挚,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回忆,也透露出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《呼兰河传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,更是一部反映旧时代农村生活的社会画卷。它通过一个个平凡人物的命运,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在苦难中挣扎、在愚昧中生存的真实写照。
《呼兰河传》简介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书名 | 呼兰河传 |
作者 | 萧红(原名张乃莹) |
出版时间 | 1937年 |
文体 | 自传体长篇小说 |
背景 | 20世纪初中国东北呼兰河畔的小城 |
主题 | 乡土风情、人性描写、命运抗争 |
风格 | 朴实细腻,富有诗意 |
价值 | 反映旧社会农村生活,具有文学与历史双重意义 |
作品主要内容简述:
《呼兰河传》以第一人称叙述,讲述了主人公“我”在呼兰河小镇的成长经历。书中刻画了祖母、祖父、母亲等家庭成员,以及邻居们的生活片段。通过对“跳大神”、“唱秧歌”、“放河灯”等民俗活动的描写,展现了呼兰河地区的文化特色。同时,作品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、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社会的冷漠与麻木。
作者简介:
萧红(1911—1942),原名张乃莹,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。她一生坎坷,但笔耕不辍,代表作包括《生死场》《呼兰河传》《小城三月》等。她的作品多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,语言风格独特,情感深沉。
总结:
《呼兰河传》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悲悯的作品,它不仅是萧红个人生命经验的记录,更是对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深刻观察与反思。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来看,这部作品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