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色天香是什么意思】“国色天香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,也用来赞美花卉的艳丽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,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国色天香 |
拼音 | guó sè tiān xiāng |
出处 | 唐代诗人李正封《咏牡丹》: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 |
释义 | 原指牡丹花的艳丽与香气,后引申为形容女子姿容极美或事物非常出色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女性美貌,也可用于赞美名贵花卉或珍贵物品。 |
近义词 | 倾国倾城、闭月羞花、沉鱼落雁 |
反义词 | 粗俗不堪、貌不惊人 |
二、文化背景与演变
“国色天香”最早出自唐代诗作,原是描写牡丹花的。牡丹在古代被视为“花中之王”,象征富贵、吉祥和美丽。因此,“国色”指的是牡丹的艳丽,而“天香”则形容其香气浓郁,令人陶醉。
随着时间推移,这个成语逐渐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,不仅限于花,还广泛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。如《红楼梦》中便有对美人容貌的描写使用这一成语。
三、现代使用场景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文学作品 | 她生得国色天香,令人心动。 |
影视作品 | 这部电影中的女主角国色天香,演技出众。 |
日常交流 | 你妹妹真漂亮,真是国色天香啊! |
花卉介绍 | 这株牡丹花朵硕大,香气扑鼻,堪称国色天香。 |
四、总结
“国色天香”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文化底蕴的成语,原本用来形容牡丹的美丽与芬芳,后来被广泛用于赞美女性的美貌或事物的卓越品质。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,也在现代语言中保持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和审美价值。
通过了解其出处、含义及使用方式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深层意义,并在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