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桑榆的意思是什么】“桑榆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出现在古诗词和文学作品中。它字面意思是指“桑树和榆树”,但在文学语境中,其含义往往更丰富,常用来象征晚年、晚景或时间的流逝。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“桑榆”的含义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基本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拼音 | sāng yú |
字面意思 | 桑树与榆树的合称,多用于自然景象描写 |
常见用法 | 多用于比喻晚年、时光流逝、人生晚景等 |
二、引申含义
在古代诗词中,“桑榆”常被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:
1. 比喻晚年或晚年生活
如唐代诗人王勃《滕王阁序》中有“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”,意指虽然早年有所失,但晚年仍有机会补救。
2. 象征时间的流逝
“桑榆”也常用来表示黄昏、傍晚,象征一天将尽,人生也将近尾声。
3. 表达希望与努力
在一些诗句中,“桑榆”还带有积极意味,鼓励人们珍惜时间、努力奋斗,即使晚年也不放弃追求。
三、常见出处
诗文出处 | 作者 | 相关句子 | 含义说明 |
《滕王阁序》 | 王勃 | “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” | 表达虽有遗憾,但仍有希望 |
《赠汪伦》 | 李白 | 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 | 虽未直接使用“桑榆”,但情感表达与晚景有关 |
《长歌行》 | 汉乐府 | 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 | 鼓励珍惜青春,莫待桑榆时悔恨 |
四、现代用法
在现代汉语中,“桑榆”较少单独使用,更多作为成语“桑榆未晚”出现,意思是:虽然年纪大了,但还不算太晚,仍有努力的空间。
例如:“他虽已年过半百,但事业上仍能大展宏图,真是桑榆未晚。”
五、总结
“桑榆”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语,不仅指代具体的植物,更承载着人们对人生阶段、时间观念以及未来希望的思考。在不同的语境中,它可以是感慨时光流逝的叹息,也可以是激励人心的鼓舞。
词语 | 桑榆 |
含义 | 桑树与榆树;比喻晚年、时光流逝;象征希望与努力 |
文化意义 | 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意象,体现人生哲理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“桑榆未晚”,表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桑榆”不仅是自然界的植物名称,更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,值得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关注和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