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鸡黍之交概括】“鸡黍之交”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个关于友情的典故,出自《后汉书·范式传》。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位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守信精神,体现了古人对“信义”的高度重视。
一、故事概述
东汉时期,范式与张劭是同窗好友。两人情谊深厚,但因家事分别。临别时,范式承诺两年后一定来拜访张劭。张劭对此深信不疑,并在家中准备了鸡和黍(即鸡肉和小米饭)等待范式的到来。两年后,范式如约而至,张劭也如期备好酒食,二人重逢,欢聚一堂。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,称为“鸡黍之交”。
二、核心内涵
“鸡黍之交”强调的是:
- 信义为本:朋友之间的承诺必须遵守,言出必行。
- 情谊深厚: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考验。
- 重诺守信:在人际交往中,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。
三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典故出处 | 《后汉书·范式传》 |
主要人物 | 范式、张劭 |
故事梗概 | 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相见,张劭信守承诺,范式如约而至,共叙友情。 |
核心寓意 | 强调“信义”与“情谊”,体现古人对诚信和友情的重视。 |
现代启示 | 在现代社会中,诚信仍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,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 |
四、结语
“鸡黍之交”虽是一个古老的典故,但它所传递的价值观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人们更应珍惜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情谊,以诚待人,以信立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