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寡廉鲜耻意思】“寡廉鲜耻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道德感和羞耻心,行为卑劣、不知廉耻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于批评那些不讲道德、不顾廉耻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寡廉鲜耻 |
拼音 | guǎ lián xiān chǐ |
出处 | 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今夫赵女郑姬,色贤而衣靡,……然其贱者,皆以无耻为荣。”后世引申为“寡廉鲜耻”。 |
含义 | 缺乏廉洁之心,没有羞耻之心,形容人道德低下、不知廉耻。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贬义,指人的品行恶劣。 |
近义词 | 无耻之徒、不知羞耻、恬不知耻 |
反义词 | 品德高尚、知书达理、有羞耻心 |
二、词语用法示例
1. 他为了金钱不惜出卖朋友,真是寡廉鲜耻。
2.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,更是寡廉鲜耻的表现。
3.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,更应严于律己,不能寡廉鲜耻。
三、词语使用注意点
- “寡廉鲜耻”是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,不宜用于正式或中性场合。
- 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误用或曲解原意。
- 在写作或口语中,可根据需要搭配其他词语增强表达效果,如“寡廉鲜耻之人”、“寡廉鲜耻的行为”。
四、总结
“寡廉鲜耻”是一个具有鲜明道德评判色彩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丧失道德底线、毫无羞耻感的人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应根据语境正确使用,避免滥用或误用。理解该词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中的道德评价表达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