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骥伏枥繁体】“老驥伏櫪”出自《龜雖壽》一詩,為三國時期曹操所作。這句詩意指年邁的駿馬仍懷有遠大的志向,比喻人即使年歲已高,依然不應放棄理想與追求。在現代社會中,“老驥伏櫪”不僅是一種精神寫照,更成為一種積極面對人生、永不言敗的象徵。
以下為對“老驥伏櫪”的總結與分析:
一、內容總結
“老驥伏櫪”原意是說一匹老馬雖然已經年邁,但仍舊安靜地站在馬廄中,等待著再次馳騁疆場。這句話表達了即使年紀漸長,仍然保持雄心壯志的精神狀態。在現實生活中,這種精神鼓勵人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,都應該保持熱情與夢想,持續努力。
此語也常被用來形容那些在事業或人生道路上經歷風霜後,依然堅持信念、不懈追求的人。它強調的是內在動力與精神力量的重要性,而非僅憑外在條件。
二、相關資料整理
項目 | 內容 |
出處 | 《龜雖壽》——三國·曹操 |
原文 | 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 |
含義 | 老馬雖老,仍有遠大志向;人即使年邁,也不應喪失抱負。 |
現代意義 | 鼓勵人們保持理想與熱情,不因年齡而放棄追求。 |
使用場景 | 文學、演講、個人座右銘、企業文化等 |
相關名言 | “歲月不居,天命難違”,“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” |
三、實踐應用
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,“老驥伏櫪”的精神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。許多人在中年或老年時,往往因生活壓力或身體狀況而放棄夢想。然而,真正的成功者往往能在不同階段持續前進,並創造新的價值。
例如,一些企業家在退休後仍投身公益、教育或創業;一些藝術家即使年事已高,仍不斷創新創作。這些都是“老驥伏櫪”精神的具體體現。
四、結語
“老驥伏櫪”不僅是一句詩詞,更是一種人生態度。它提醒我們,無論年齡多大,都不應輕易放棄夢想與目標。只要心中還有熱血與信念,就能在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繼續發光發熱。
總結:
“老驥伏櫪”傳遞的是一種不屈不撓、永不止步的精神。在當代社會中,這種精神尤顯珍貴,值得每個人學習與實踐。